在《食性本草》裡曰:赤小豆堅筋骨,抽肌肉,久食瘦人。
中醫認為,赤小豆性平味甘酸,入心、小腸經。有健脾利濕、消腫解毒功效,主治水腫、腳氣,而有產後缺乳、腹瀉、黃疸或小便不利、痔瘡也可通過用赤小豆熬湯或研磨成粉服用輔助治療。
在西方營養學裏,赤小豆含有較多的皂角甙,可刺激腸道,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,能解酒、解毒,對心臟病和腎病、水腫有益;而且赤小豆有較多的膳食纖維,可潤腸通便、降血壓、降血脂、調節血糖、解毒抗癌、預防結石、健美減肥;且富含葉酸,產婦、乳母多吃紅小豆有催乳的功效。
赤小豆和紅豆易混淆 吃前分清楚
赤小豆,除了赤豆、紅小豆、飯豆等別名,又稱為紅豆。在外形上,赤小豆和紅豆兩種色澤接近易生混淆,赤小豆呈細長形,顆粒比紅豆小;紅豆呈圓柱狀,表面為暗棕紅色。在熬煮時,赤小豆比較難煮不爛,一般適合煮湯;而紅豆久煮會粘稠,一般適合熬粥;在療效上,赤小豆除濕的功效較強供藥用調理,而紅豆主要供食用。
《本草綱目》認為,赤小豆以緊小而赤黯色者入藥,其稍大而鮮紅淡色者,並不治病。因此,在選擇赤小豆時也要有所取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