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以為所謂「忍辱」,就是憋住情緒,忍氣吞聲,總之這不是一個褒義詞,這個詞間接表達了「無奈」兩個字。這是最下等的忍,但這種生忍至少能夠把握當下,不至於發生更大的衝突,釀成不必要的惡果。
二、力忍
惡緣逆境出現時,不跟它正面發生衝突,而是藉助各種方便法門,用最大的力量,退一步,讓三分,把它壓一下;例如:逆境加身時,可一心稱念佛號,借佛號的力量把嗔恚心壓下去。但是修行不到一定層次,不能放鬆警惕,防止嗔心東山再起,因此稱作力忍。
三、忘忍
凡是事我就把他忘了,這就高了一步。度量很大,宰相肚裡能撐船,別人對於我如何,我從不計較,於是就把這個事給忘了。
四、緣忍
「猝然臨之而不驚,無故加之而不怒。」不是頹喪、懼怕、怯懦的表現,而是保持胸襟開暢,樂觀愉快,防止過度的情緒波動,精神內守的表現,再大的逆境也不生嗔恨心,而心甘情願去面對,因此叫緣忍。
五、觀忍
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,這樣一觀,也就沒有什麼可計較的了,總之是肥皂泡。觀忍就是用空性智慧來觀照覺察。
六、慈忍
師父常告誡你們,要想定下來必須持戒。持戒要配上一貼藥,就是「慈忍」。一個人要想戒,戒掉自己身上的習氣,一定要慈忍,即慈悲的忍耐。
對我的種種無理橫加,也許對方並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,他們只是情緒驅使,是對方業障較重所致,自己不但不生氣,還要憐憫他想辦法度化他。
這就沒有對立了,自度了還要度他。這就是菩薩心行;隨此之外,還有菩薩層次才能體驗的生忍、法忍和無生法忍,就不是我等薄地凡夫所能體驗的了,等我等薄地凡夫往生!
彌陀淨土後再去體驗吧,那將是怎樣的境界!南無阿彌陀佛!
從此六個層次去學習忍辱功夫,此生安住慧海中矣,這才是真實快樂的人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