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.《黃帝內經‧素問篇‧藏氣法時論》謂:「心主夏,手少陰太陽主治。」心氣旺於夏,夏季為一年中溫度最高的季節,因氣溫高、濕度高易造成人心浮躁,因此夏季養心需把握「心靜自然涼」的原則,保持心情愉快,可以做一些較和緩的運動例如太極拳、八段錦等來幫助調適身心。
b.在飲食上可以選用屬於平性、涼性的食物,例如紅豆、綠豆、薏仁、西瓜、絲瓜、苦瓜、鮮藕、蕃茄、梨等來清暑化濕;中藥則可選用有山藥、桑椹、玉竹、蓮子、黃耆、茯苓、沙參等。
c.《黃帝內經‧素問‧四氣調神大論》說:「夏三月,此為蕃秀。天地氣交,萬物華實,夜臥早起,無厭於日,使志無怒,使華英成秀,使氣得洩,若所愛在外,此夏氣之應,養長之道也。」夏天的三個月,是自然界萬物繁盛秀美的時節。天地陰陽之氣相交,萬物開花結實,不要厭惡白日,應使情志保持愉快勿發怒,使氣機宣揚疏泄。以上即是適應夏季的氣候的養生養氣的道理。
2.春夏養陽:
《黃帝內經‧素問‧四氣調神大論》:「夫四時陰陽者,萬物之根本也,所以聖人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,以從其根,故與萬物浮沉於生長之門。」由此可知即使在炎熱的夏天,仍要注意保護體內的陽氣。具體做法有二,一是夏季時不要喝太多冰涼的飲料,因為過食寒涼易影響人體氣機和脾胃功能,濕又為長夏主氣,久了容易寒濕互結於體內並產生一些消化不良、腹痛、腹瀉症狀。二是不要在冷氣房內待太久,且室內和室外的溫差不宜過大,在冷氣房內久坐時應適當站起來運動,甚至定時至互外走走,有心血管疾病、容易關節痛、體質虛寒怕冷容易經痛的女性更要注意此點。
3.冬病夏治:
所謂「冬病夏治」是指在一年中陽氣最旺的夏天做好預防疾病的保健措施,就可降低好發於秋冬時節的疾病。像是鼻炎、過敏性氣喘或是身體虛容易反覆感冒的病人等皆適用。應用此理論有名的療法例如三伏貼療法。為利用一年中最熱的三天,也是人體陽氣最旺時將白芥子、細辛、甘遂等辛溫中藥組成的藥餅敷貼於背部的大椎、肺俞、膏肓、百勞等穴,可提升人體免疫力來改善過敏性疾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