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暑,立秋之後該如何預防中暑/陰暑?以下是四大預防中暑/陰暑&陽暑的有效治療方法~

中暑/陰暑&陽暑的區别

中暑在中醫上也稱“傷暑”,有陰、陽之分,“陽暑”是由酷熱所造成。由於暑熱傷人,耗氣傷陰,暑又多夾濕,所以陽暑的主要症狀有發燒、渾身困重、出虛汗、腹瀉頭昏甚至昏厥、抽搐等。大家可能還記得老捨的《駱駝祥子》吧?拉了一天車的駱駝祥子靠在路邊大瓢大瓢地喝水,突然一頭栽倒在地,這怎麼啦?這是中暑了,而且中的是陽暑。

而“陰暑”,祖國醫學是這樣論述的:“靜而得之”,“避暑乘涼得之”。意思就是“陰暑”是過於避熱貪涼引起的。

因為暑熱濕盛的時候,人們的毛孔是開張的,腠理是疏松的,此時如果突然受涼,風寒濕邪等便會長驅直入,從而引發中暑症狀。

這種中暑的主要症狀有腹痛腹瀉、全身酸痛、惡心、發高燒等。通常在睡眠、午休和納涼之時,或者是過於避熱趨涼而得病,比如夜間露宿室外,或運動勞作後立即用冷水澆頭沖身,或立即快速飲進大量冷開水或冰鎮飲料,或睡眠時被電扇強風對吹而引發。

其中,最典型的案例當數《紅樓夢》中林黛玉的中暑事件了。按《紅樓夢》所述,林黛玉的“中暑”不過是她到了清虛觀中之後,因天氣炎熱,尋那陰涼所在多待了一會兒,因身子骨虛弱,便受了寒,得了病。
  
而立秋後陰暑頻發的原因,是因為立秋之後白天氣溫很高,而夜間氣溫明顯下降,晝夜溫差加大,皮膚腠理開合頻繁,此時如果貪圖寒涼,一熱一涼之間讓虛邪賊風有機可乘,更加大了“傷陰暑”的可能。所以,立秋之後,同樣需要預防陰暑。       

那麼,立秋之後該如何預防陰暑呢?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vegtrends banner 02

訂閱素食列車網電子報

素食列車網:搜尋文章